文/图 本报记者 杨明
说起鹅,令人想起脍炙人口的美味烧鹅,以及潮汕的卤鹅。广东人喜吃鹅,饲养量也颇具规模,据广东省畜牧兽医局统计,2008年度广东鹅的饲养量6587.83万只,且数量连年递增。
据了解,鹅在放牧情况下,料(精料)肉比为1.5—2.2:1,按2:1计算,养一只10斤重的鹅,需要耗费20斤饲料。按目前广东鹅的饲养量,市场容量可达到60万吨,全国市场更加庞大。但如此庞大市场,却很难见到专用鹅饲料。相比而言,同是水禽的鸭料业已经成行成市,为什么唯独专用鹅饲料寂寂无名?
鹅业是个朝阳产业
养鹅业既是广东的传统产业,也是目前养殖业中效益最好的产业之一。在广东,养鹅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广东四大名鹅:开平马岗鹅、阳江黄鬃鹅、潮汕狮头鹅、清远乌鬃鹅。据了解,上海年需要鹅2000万只,广西在7000万只左右,香港每天就需要10万只,单广州市年需要7000万只左右,广州的烧鹅店随处可见。
在鹅的整个生产周期内,投资较少。除育雏期间需要一些房舍与保温设施外,鹅舍可因陋就简,能遮雨挡风就行,鹅生长快,耗料少,能利用廉价的青饲料,饲料转化率较高,在放牧情况下,料(精料)肉比为1.5-2.2:1。故生产成本中饲料仅占50%(其他畜禽约70%)。鹅的疾病少,药物费用低, 养鹅还可与林、果、渔业生产结合进行生态养殖。
据专家介绍,养鹅效益好,饲养周期为65-80天可达上市体重(约8-12斤),养一只种鹅每年可获纯利5-20元,每只肉鹅平均可盈利 10-15元,此外广东毗邻香港,具有出口优势。据了解,广东鹅以毛色黑灰,肉质优美,肉脂比例合适而赢得食家的欢迎,基本独占了出口香港的市场。
记者近日从广东四大名鹅主产区了解到,自今年8月份起,肉鹅价格开始回暖,由4、5月均价5-6元/斤,普遍涨回8-12元/斤不等,由于刚进入鹅开产期不久,目前鹅苗供应不足价格较高,在18-50元/只不等。阳江市养鹅大户阮世同告诉记者,每年的下半年由于节日多,是肉鹅消费旺季,特别是春季前后,肉鹅的销量大大增加。为赶在春节前销售,一些养殖户正准备进苗。近年来,养鹅在农村逐渐盛行。
市场难见鹅专用饲料
养鹅数量有增无减,但在市场上,随处可见专用鸡鸭饲料,且种类繁多,却很难见到专用鹅饲料产品。相比起鸡、鸭而言,不管在饲养技术,育种,饲料等方面的研究,养鹅业一直较为落后。
目前,鹅的饲养仍延续传统的小规模、家庭作坊式。多数养殖户介绍,养鹅主要以放牧饲养为主,在广东,主要饲喂稻谷,米糠以及牧草,很少饲喂鹅料,鹅饲料只少量添加在产蛋期的种鹅,和雏鹅以便诱食。市面的鸭料价格略低于鹅料,经生产实践证明饲喂鸭料对鹅的生产并无影响,所以养殖户多数选择鸭料代替鹅料。据广东省家禽行业协会统计,广东近年肉鸭饲养量在2.2亿只左右。专业生产鸭饲料的企业也比较多,经过多年的发展,鸭的营养研究及饲料工艺较为成熟,养殖户对其认可程度较高。
而目前市场上真正研究生产鹅专用料的厂家在全国几乎没有,鹅饲料多数属于附带生产。广东广弘九江饲料厂总经理黄大智向记者介绍,该厂虽有生产鹅料,但一年的产量也只有2万吨左右,养殖户对鹅专用料认可程度不高,市场销售有困难。投资基地养鹅的澳华饲料公司总经理王评川认为,目前按饲养标准配制的专用鹅料,配方还不够完善,许多是根据资料报道或鸡、鸭的饲养标准来配制的,只是蛋白质、能量水平略为调整而已。
在生产实践当中,年存栏1万多只种鹅的清远市金羽丰鹅业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向振强介绍,目前,国内大规模的种鹅场都是以放牧为主,鹅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其耐粗性(鹅对粗纤维的消化率为40%-50%,对青草中的粗蛋白的吸收率为76%),在生长过程中对青饲料的需求量特别大,他说:“种鹅需要粗纤维保持体型提高生产,肉鹅更需要牧草保持肉质”,所以很少会选择用鹅专用料饲喂,一般会根据不同阶段营养需求,自己配制饲料。
鹅营养标准研究缺乏
不可否认,鹅业生产饲养方式落后,品种繁殖性能低下等问题长期以来未能得到解决,也制约了鹅饲料产业的发展。二者互为因果。
“尤其是缺乏对鹅饲养营养的研究。”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冬辉认为,养鹅业仍处于向集约化生产发展过渡阶段,未能研究出适用于各阶段鹅生长需要的饲料,很难将鹅产业推向集约化,目前虽然有些科研所或饲料厂家在做一些研究,但效果不理想。“国家尚无完善的鹅营养标准及饲养标准,有价值的鹅营养研究资料也较少,造成鹅饲料配制缺乏科学依据”。华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专家冯定远教授介绍,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众多,其一是鹅的品种繁多, 且之间的差异化很大,对营养研究很难统一标准;再者鹅不同于马属动物牧草可以晾干储藏,鹅对牧草要求特别高,必须是新鲜青绿,所以牧草储藏技术难以解决等问题都制约着鹅专用料的发展。此外,因牧草来源广泛,成本低廉,养殖户偏爱放牧的饲养方式;鹅产蛋率和孵化率不高,季节性强,人们对鹅饲料研究的关注度不够等等问题也是原因。
汕头市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所长林庆添也透露,该所早几年前就开始研发狮头鹅的全价饲料,但未能如愿,“还需好几年的努力”。目前市场上,用鸭料代替鹅料的做法,在畜牧人论坛网上有网友表示,在鲜有专用鹅料的情况下,用鸭料也可以,在广东代替使用也很普遍。“并非长久之计,”常年研究牧草生产的广东海洋大学动物科学系主任贾如敏认为,鹅和鸭生理结构上还是有本质差异的,两者间的营养需求差异也比较大,长期使用鸭料会引起鹅的一些胃肠性疾病。
畜牧人论坛网友“dingjq”也认为,鸭料不宜长期代替鹅料,比如鸭料中的菜籽粕用量比较大(10%以上),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的不良影响, 降低鹅出栏的体重,降低饲料利用率,所以用鸭料不适合鹅。又因为肉鸭饲养时间短(肉鸭一般45天左右可以上市),所以对鸭影响不大。
专家们认为,鹅营养研究与鹅饲料开发是产业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环节。只有鹅的商品化饲料的大量生产,才能变分散饲养为规模化饲养。目前鹅饲料研究的缺失,以此同时,鹅的养殖量不断增加,正是饲料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商机所在。为此,有专家建议,国家应该更加重视此项研究,加大科研投入,尽快研究出鹅营养标准及饲养标准。
可以预见,在饲料业竞争剧烈的今天,饲料企业谁能在专用鹅饲料研究上占得先机,谁就将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。
作者:杨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