鹅绦虫病钓诊断与治疗
时间:2009-06-22 03:48 来源: 责任编辑:
核心提示:鹅绦虫病多发生在大雨洪涝之后,是一种严重的鹅的寄生虫病,是由膜壳科剑带属的矛形剑带绦虫和冠状膜壳绦虫感染所致,严重影响养鹅业的健康发展,为此了解它的治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。 1临床表现 病鹅初期精神沉郁,喜卧常离群,不愿采食,剧烈腹泻,先排灰绿色粪便,后
鹅绦虫病多发生在大雨洪涝之后,是一种严重的鹅的寄生虫病,是由膜壳科剑带属的矛形剑带绦虫和冠状膜壳绦虫感染所致,严重影响养鹅业的健康发展,为此了解它的治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。
1临床表现
病鹅初期精神沉郁,喜卧常离群,不愿采食,剧烈腹泻,先排灰绿色粪便,后排腥臭稀便,常带有绦虫节片。病鹅消瘦贫血,后期行走摇摆不定,有时失去平衡,角弓反张而死亡,月龄越小症状越明显。
2病理变化
尸体消瘦贫血,可视粘膜肌肉苍白,心肌瘫软无力,肾脏散在有出血点,肠黏膜肥厚出血,肠内被粘稠黄白色稀便充满,虫体多集中在小肠以后肠段。
3 治疗方法
选用广谱驱虫药丙硫苯咪唑作为治疗药物,按50mg/kg灌服,雏鹅减半,另外,对同群没有发病的鹅只也进行服药,这样就能控制疫情,达到治疗效果。
4 小结
4.1 鹅绦虫病对养鹅业影响较大,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,因此必须加以防治。通过实践证明,笔者认为丙硫苯咪唑治疗效果确实,安全有效,可以大面积用于鹅的驱虫,有效地控制此类病的发生。
4.2 在预防方面,应实行定期驱虫。成年鹅每年2次,1次在秋季放牧之后,1次在春季放牧前。另外在发病地区,水池应轮流使用。就是说,将部分水池停用1年,使含有食囊尾蚴的剑水蚤全部死亡后再放牧。
1临床表现
病鹅初期精神沉郁,喜卧常离群,不愿采食,剧烈腹泻,先排灰绿色粪便,后排腥臭稀便,常带有绦虫节片。病鹅消瘦贫血,后期行走摇摆不定,有时失去平衡,角弓反张而死亡,月龄越小症状越明显。
2病理变化
尸体消瘦贫血,可视粘膜肌肉苍白,心肌瘫软无力,肾脏散在有出血点,肠黏膜肥厚出血,肠内被粘稠黄白色稀便充满,虫体多集中在小肠以后肠段。
3 治疗方法
选用广谱驱虫药丙硫苯咪唑作为治疗药物,按50mg/kg灌服,雏鹅减半,另外,对同群没有发病的鹅只也进行服药,这样就能控制疫情,达到治疗效果。
4 小结
4.1 鹅绦虫病对养鹅业影响较大,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,因此必须加以防治。通过实践证明,笔者认为丙硫苯咪唑治疗效果确实,安全有效,可以大面积用于鹅的驱虫,有效地控制此类病的发生。
4.2 在预防方面,应实行定期驱虫。成年鹅每年2次,1次在秋季放牧之后,1次在春季放牧前。另外在发病地区,水池应轮流使用。就是说,将部分水池停用1年,使含有食囊尾蚴的剑水蚤全部死亡后再放牧。
←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...
- 1.鹅裂口线虫病防治措施
- 2.糖业废糖能治鹅产软壳蛋
- 3.鹅痢特灵中毒
- 4.鹅养殖出现崴脚和瘫痪现象怎么治疗
- 5.鹅卧俯在地,脚不能站立怎么治疗
- 6. 小鹅瘟的预防
- 7.鹅棘口吸虫病防治措施
- 8.巧治雏鹅病
- 9.鹅主要传染病的免疫防治
- 10.鹅常用抗生素药物――青霉素(苄青霉素、青霉素G)
- 11.如何防治鹅群中暑
- 12.鹅群免疫程序及疫病防治
- 13.鹅病传染途染
- 14.病鹅群怎么紧急防治
- 15.鹅有机磷农药中毒防治
- 16.鹅传染病防治技术- 鹅口疮(消化道真菌病)
- 17.病鹅群怎样紧急防治
- 18.鹅嗜眼吸虫病防治
- 19.养鹅的几种主要传染病的防治
- 20.鹅产软壳蛋的病因及其防治措施
更多案例...看看致富经验...
- 1.赵全靠养鹅走上致富路
- 2.唐结果:大坪村里的“鹅博
- 3.王宝养鹅巧发财
- 4.王立富:种稻养鹅两手抓钱
- 5.大坪村里的“鹅博士”
- 6."鹅司令"王宝的
- 7.网上卖菜 养殖天鹅蛋一个8
- 8.陈志台:养鹅状元的致富经
- 9.刘丽华下岗养殖带起一个专
- 10.陶永森养鹅带富众乡邻
- 11.李鸿霞:农家女靠养鹅由“
- 12.魏开荣:灰“天鹅”的财富
- 13.农家女李鸿霞的"养鹅
- 14.cctv致富经:灰“天鹅”的
- 15.鸭子变天鹅的故事
- 16.通辽市农村妇女养鹅千万
- 17.安徽贵池:养鸭“养”出大
- 18.养鹅大王:贾洪林
- 19.李香秀养大雁鹅走上富裕路
- 20.姚金照:20万天鹅网上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