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新农网设为首页  |  加入收藏

雏鹅脐炎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治

时间:2009-06-21 01:13  来源:  责任编辑:
核心提示:2003年6月15日,养鹅户王某饲养的2000只雏鹅发生腹部膨大、脐部肿胀、脐孔破溃等为特征的疾病,发病率在15%左右,经诊断为雏鹅脐炎型大肠杆菌
    2003年6月15日,养鹅户王某饲养的2000只雏鹅发生腹部膨大、脐部肿胀、脐孔破溃等为特征的疾病,发病率在15%左右,经诊断为雏鹅脐炎型大肠杆菌病。

    一、发病情况

    因当时一直连续下雨,阴雨天气长达20多天,育雏舍内地面潮湿,没有干的垫料,不能及时更换;饲养密度过大(38只/平方米),通风不良,温度又偏低(白天17℃左右,夜间还要低)。鹅群于5日龄发病,7日龄后明显增多,每日死亡100多只。养户曾投给青霉素饮水,不见效。

    二、临床症状

    病雏表现精神委靡,食欲减少或废绝;腹部膨大,脐部发炎肿胀,有的脐孔破溃,皮肤变薄,严重者颜色青紫;两肢无力,嗜睡,饮水减少。有的表现下痢,除精神、食欲差以外,可见排出泥土样粪便。一般多在发病后1~3日内死亡,极少数拖延至5~7天。

    三、病理变化

    先后剖检病死鹅15只、濒死雏鹅5只,其病理变化基本相似。病雏脐孔周围皮肤水肿,皮下瘀血、出血、水肿,水肿液呈淡黄色或黄红色;喙、脚蹼干燥。有的心包积液,心冠脂肪有出血点;肝肿大,呈青铜色,并有少量散在淡黄色坏死灶;十二指肠有出血点或出血斑,有的可见肠黏膜脱落。

    四、诊断

    1.涂片镜检:以无菌操作采取肝、脾组织触片和心血涂片,革兰氏染色后镜检,见大量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。

    2.细菌培养:以无菌操作取病死雏的肝及脐部组织分别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、麦康凯琼脂平板及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,置于恒温箱内经37℃培养24小时后,各种培养基上均有菌落形成。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、中等大小、直径1~3毫米、微隆起、光滑、不透明、边缘整齐、灰白色的菌落;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,形成边缘整齐、稍隆起、表面光滑湿润、直径1.5~2.5毫米、粉红色的圆形菌落;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形成黑红色,有金属光泽的圆形菌落。将培养后的典型菌落制片,革兰氏染色、镜检,可见与涂片检查相同的革兰氏阴性、两端钝圆的短杆菌。

    3.生化试验:将分离菌做生化试验,该菌能分解葡萄糖、麦芽糖、山梨醇、甘露糖、果糖、蔗糖、产酸产气;不分解淀粉、肌醇和尿素;M?R试验阳性,V-P试验阴性。

    4.致病力试验:用培养物接种4只健康的17克重的小白鼠,每只腹腔注射0.3毫升10倍稀释的菌液,接种后分别在27~32小时死亡,而4只对照组小白鼠健活。剖检死亡小白鼠可见心内外膜出血,脾肿大,有出血点,肝肿大。用肝组织涂片后染色、镜检,可见到大量与上述一致的革兰氏阴性、两端钝圆短杆菌。

    5.药敏试验:挑取典型菌落均匀涂布于普通琼脂平板上,用多种抗菌药纸片做抑菌试验,结果,该菌对氟苯尼考、盐酸二氟沙星高敏。

    五、治疗

    清除潮湿垫料、粪便和垃圾重新铺上经消毒的干燥垫料;加强舍内的通风并增温;育雏舍内(带鹅)和舍外用0.5%的百毒杀消毒,每天1次;饲槽、饮水器及用具用2%的苛性钠溶液洗刷,再用清水冲洗后使用;调整饲养密度为15只/平方米。用10%的氟苯尼考水溶剂饮水,每10升水中加入1克(即10%氟苯尼考加入10克),连用5天。饲料中添加微特赢(一种微生态制剂,可以与抗生素类药物合用),每100千克饲料加0.2克,连用7天。同时,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和维生素C。

    经采取上述综合措施后的第3天,雏鹅的死亡大大减少。在治疗过程中,对一些没有治疗价值的雏鹅进行淘汰,除重症死亡外,其余病雏鹅基本康复。7天后,鹅群中不再有新的发病和死亡。

    六、小结

    1.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,在育雏期,遇上20多天的阴雨天气,使育雏舍潮湿,垫料不能更换,再加通风不好,密度大,卫生状况不佳等,是此次发病的主要原因。

    2.该批雏鹅质量差,大肚脐比例多,脐环闭合不全,是感染大肠杆菌的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3.鉴于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,规模化密集饲养的雏鹅舍中一旦发病,难以有效控制。因此,防止本病的发生,主要是平时做好经常性的预防工作。购雏鹅时淘汰大肚脐、脐环闭合不全的雏鹅,消除病菌侵入和感染门户;做好消毒工作,保持鹅群周围环境清洁卫生;加强饲养管理,育雏要通风、干燥,垫料勤换和消毒,喂以全价配合饲料,并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。

    4.在雏鹅初饮时,在水中添加不易产生耐药性的广谱抗生素(如氟苯尼考、盐酸二氟沙星等)、电解多维和维生素C,连续饮用5~7天,可有效控制本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