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新农网设为首页  |  加入收藏

栽桑养蚕富村民

时间:2009-09-03 12:38  来源:津市市农业局  责任编辑:欣然
核心提示:津市市渡口镇新湖村以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为技术依托,立足自身优势,因地制宜调整种植业结构,大力发展蚕桑生产,走出了一条兴村富民之路。
        津市市渡口镇新湖村以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为技术依托,立足自身优势,因地制宜调整种植业结构,大力发展蚕桑生产,走出了一条兴村富民之路。 2006年该村蚕业总收入达435万元,成林桑园每667平方米平均产值3600元以上,年养蚕收入达1.5万元的农户有210户,蚕桑生产真正成了该村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。他们的经验是: 

        一、调整结构,谋求发展之路 

        2001年底,在湖南省蚕科所专家的指导下,新湖村明确了“以发展蚕桑生产为突破口,带动相关产业同步发展”的兴村富民思路。几年来,通过多渠道筹资35万元,引进及自繁优质嫁接苗 240万株,集中连片栽植桑园面积157公顷。同时在发展蚕桑生产的过程中,注意引导农户对土地进行规范有序的流转,鼓励桑园向蚕桑专业户、养蚕能手集中,在全村430户养蚕农户中,保证了每户至少0.27公顷以上的规模,其中0.67公顷以上的养蚕专业户达到15户,有效地提高了栽桑养蚕的规模效益。其次,为了切实维护蚕农利益,搞好蚕桑生产产前、产中、产后系列服务,该村按照“民办、民管、民受益”的原则,于2003年组建了蚕桑协会。4年来,协会为会员提供技术指导、蚕种及蚕需物资供应和蚕茧销售等一条龙服务,明确规定鲜上茧收购保护价每公斤不低于16元,使广大蚕农吃上了“定心丸”。 

        二、加大投入,夯实发展基础 

        2005 年以来,该村通过外引内联多方筹资280万元,新建小蚕共育室110间,改造大蚕室180间,购买高压消毒清洗机25台,添置小蚕加温设备460套,推广纸板方格簇35万片,建造高标准蚕茧收烘站一座,修筑桑园排灌渠道1500米。同时,该村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,制订了一系列鼓励农民发展蚕桑生产的优惠措施,譬如:新栽桑园苗款全免、每667平方米每年奖尿素80公斤;新建专用蚕室50平方米以上的农户,每户奖现金3000元~7000元;栽桑面积0.27公顷以上者,每户无偿提供加温设备1套;养蚕使用方格簇上簇者,簇具半价供应。 

        三、依靠科技,壮大发展 

        1.促进成果转化,发挥良种优势 他们示范栽植了丰产性能突出的“湘7920”及“农桑系列”品种;蚕品种全面推广了我省近年选育的优良夏秋蚕新品种“洞庭×碧波”及“湖滨×明光”。6年来,累计增产蚕茧10万公斤,增加产值200余万元。 

        2.推广优良簇具,提高蚕茧质量 纸板方格簇茧具有上茧率高、解舒好、丝质优的特点。为了全面提高蚕茧质量,自2002年秋蚕期开始,该村通过津市财政支持及农民自筹等方式组织资金28万余元,示范推广纸板方格簇35万片,使全村实现了方格簇营茧,蚕茧质量得到明显提升,其中上茧率达95%、解舒率在65% 以上。 

        3.完善服务网络,强化技能培训 新湖村于2003年组建了以小蚕共育户养蚕大户为主体、农民技术员为骨干、省蚕科所驻村工作组为依托的技术服务网络,同时通过采取举办技术培训班、电视讲座、广播宣传、开放农民科技图书屋和召开现场观模演示会等形式,对村民进行栽桑养蚕技能培训,确保了栽桑养蚕技术快速有效地普及到广大蚕农。 

        四、综合经营,突显发展之效 

        一是争取湖南省蚕科所在该村开辟原蚕制种基地。2002年以来,湖南省蚕科所每年在该村繁制一代杂交蚕种近5万盒,产值60余万元,原蚕制种户单季每667平方米桑产值平均达2800元。二是因地制宜推广以提高桑园效益为目的的桑园间作技术,在桑树休眠期套种浅根性作物。该村连续4年与浙江客商合作,每年在桑园间作榨菜67公顷,每667平方米增加产值近600元。
   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    用户名: 密码:
    查看所有评论新农网友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