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州菠萝第一村——徐闻县曲界镇愚公楼村
10月14日,笔者走进徐闻县曲界镇愚公楼村,深深被周围近万亩的菠萝园所吸引, 人们仿佛置身菠萝的海洋里。因此,愚公楼村被世人誉为“神州菠萝第一村”。
愚公楼村位于徐闻县曲界镇西南约10公里处,清朝咸丰年间建村,当时建草寮居住,以种植菠萝麻为主,初名麻寮(菠萝麻形似今之菠萝植株,无果,取其叶片榨麻,为当时纺织品高级原料)。后因外地商人多到此购麻,形成麻寮圩。民国年间匪贼洗劫,民逃他乡,圩废。1925年,富商为发展菠萝麻商品,遂兴建炮楼抗匪贼,村民也开始回乡复居种麻,为兴愚公移山之精神垦荒种麻,在炮楼上书“愚公楼”三大字,自此起以愚公楼村称谓,1926年,华侨倪国良(祖籍广东省雷州府徐闻县龙塘乡)从海外引进菠萝良种“陈嘉庚”和“巴厘”。1929年广东省政府见此土地肥沃,物产丰饶,在此设立广东省开山事务所办军垦农场,1935年该村引进菠萝“千里化”品种。愚公楼菠萝良种的不断引进,直接推动了我国菠萝生产的发展。愚公楼村所产的菠萝以体大质优肉脆清甜,香味浓郁而闻名于世,有“中国愚公楼菠萝”之美称。建国初,广东省国营友好农场设置场部于此,早在1954年圩内就已驻有银行、邮电、供销、商业、粮食所、菠萝交易所等单位和公用设施,圩日为农历二、五、八。而现在的愚公楼村有村民261户,1228人,主产菠萝、香蕉、甘蔗、南药和稻谷。从1949年至今出大学者164人,有港澳台胞4户,新加坡、马来西亚侨胞5户,菲律宾侨胞2户。1973年,文物部门在村中出土湛江市第一号吴山型春秋战国时代铜鼓一个,足见其文化沉淀之深厚,愚公楼菠萝为驰名中外的品牌,1985年天坛牌菠萝罐头被授予国家优秀商标,2004年愚公楼菠萝被列为中国农业部原产区域保护品种。
我们走进愚公楼村,看到整洁的硬底化水泥村道显得格外亮丽;一座座用菠萝钱建起来的“菠萝楼”颇具现代小城市的气派;还有在那花团锦簇的绿化带衬托下的文化广场和文化大楼……这就是该村在创建生态文明村后产生的重大变化。2002年来,该村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文明村、湛江市卫生村和市、县文明示范村。2004年该村被评为广东省生态示范村,2006年获评为湛江市第三批最美丽村庄的美誉。2006年该村党支部书记魏毅被评为“全国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先进个人”称号。
近年来,愚公楼村农民依靠科技兴农,争取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建立了愚公楼国家级菠萝种植示范基地,将标准化菠萝种植推广到家家户户,2001年愚公楼生产的菠萝被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中心授予了“绿色食品”的品牌,这里已成为现代农业旅游观光点。现愚公楼村100亩以上菠萝种植面积的种植户有30多户,村里办起农副产品推销公司,先后有15家营销公司营业,专门从事菠萝流通的村民有60多人,年流通量达7万吨,2006年愚公楼全村种植菠萝收入2300多万元, 集体经济从原来的“空壳社”猛增到年纯收入57万元,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5370元。据悉,愚公楼村有一半以上人家年收入超过10万元,近几年来,260多幢“菠萝楼”拔地而起,成为愚公楼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村民“钱袋子”涨起来了,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欲望更加强烈。为此,愚公楼村人乘创建生态文明村的东风,不断创造条件,逐步实施了“富”脑子工程。2001年以来,该村投资75万元,先后兴建起1幢高2层520平方米的文化大楼、1座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1所21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。同时,村里的文化、电视、电讯、道路基础设施和绿化、美化、亮化等工程投入资金不少于70万元。2003年,又投资2。5万元,建起1座3500平方米能容纳1500名群众的露天影剧场。资金的大量投入,为该村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,创造了一个安定团结的治安环境。
愚公楼村除了利用文化活动中心、阅览室、电教室和电影院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外,还采取举办农业科技讲座、法制讲座等形式,开展思想性和知识性教育,形成了一个人人讲科学、讲技术、讲文明、讲道德的良好村风。有文化的村民走出小村,到北京、西安、武汉、上海等大城市办菠萝销售点。还有个别村民力树愚公楼菠萝品牌,千万百计做大做活菠萝生意,涌现了大批的农民致富能手和科技能人。
- 相关新闻导读...
- 受泰菠萝产量减少影响 北海口岸出口菠萝汁大增2009-05-22 17:56:46
- 泰国去年菠萝罐头出口量大幅增长2009-03-24 11:10:57
- 海南:菠萝价格为啥稳不了?2009-03-04 13:32:00
- 海南20万亩菠萝急寻销路2009-02-24 13:14:31
- 海南省农业厅启用多种渠道 岛内岛外促销菠萝2009-02-21 18:53:47
- 加纳菠萝出口两年内将翻番2008-09-03 09:53:40
- 热点新闻关注...
- 种植木菠萝助海南农民增收 脱贫致富2009-05-06 11:52:56